上海
上海,简称,沪、申,是中国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截至2021年末上海行政区划面积6340.5平方千米,上海有16个区,共107个街道、106个镇、2个乡。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为2480.26万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926.71亿元。 上海位于北纬31°14′、东经121°29′,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平均海拔高度2.19米,大金山岛为上海最高点,海拔高度103.7米。 截至2024年末,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48家,普通高等学校69所,普通中学923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66所,普通小学660所,特殊教育学校31所;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431所,卫生技术人员26.96万人。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约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春秋战国时期,相传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4世纪至5世纪时的晋朝,因此地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而得名“滬(沪)”。公元1292年,元朝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上海浦东正式的炭茅柴日子,是农历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上元节。每家午时吃馄饨,晚则吃圆子。吃完圆子,家里的大人都会主动催促你,赶紧和小伙伴们去“炭茅柴”或者“花三担”去!其实那个季节,已经没有多少茅草可以“炭”了,因为在之前的1、2个月里,凡是茅草比较茂盛的地方,早就被小孩子们“炭”的差不多了,毕竟在严重缺少娱乐项目和玩具的时代,冬天最大的野趣之一就是炭茅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