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泯
章泯(1906年2月6日-1975年2月4日),原名谢韵心,又名谢兴,笔名杜山、陆擎,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峨嵋县,毕业于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中国内地男导演、电影教育家。 1931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剧联,并被选为执行委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执导易卜生的《娜拉》,轰动剧坛。接着又把《钦差大臣》《大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世界名剧第一次搬上中国话剧舞台,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1935年,任剧联编导部主任。1939年,被中国电影制片厂聘为特约编导委员。1940年,担任育才学校戏剧组主任,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后又到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抗日战争期间,执导了《夜光杯》《北京人》《我们的故乡》等剧目,撰写了《论战时工农演剧》《演剧是怎样一种武器》等专著,参与翻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第一卷,该译著成为中国国内最早介绍并传播的先进戏剧理论书籍之一。1941年,赴中国香港,参加组织成立港旅剧人协会。1945年,再赴中国香港,担任建国剧社导演,并主编《大公报》的《影剧周刊》。1948年底,执导电影处女作《结亲》。1950年,任中央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任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等职。 1975年2月4日,章泯逝世,终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