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学名: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缩写为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1981年,艾滋病毒在美国首次发现。2015年,人类首次完全确定艾滋病毒毒株的所有源。艾滋病毒在感染后会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而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将病毒根除。在艾滋病毒感染病程的一些时期,特别是早期及末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会存在于含有免疫细胞、血浆、淋巴液或组织液的某些体液中。艾滋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极差,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不易生存。只有通过直接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的某些体液(血液、精液和精前液、直肠液、阴道分泌液、母乳等),才有可能被感染。 2024年3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举行的一次医学会议上表示,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切除了受感染细胞中的艾滋病毒。这种技术目前还停留在“概念证明”阶段,真正应用于艾滋病治疗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