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双语例句
百科

巴巴罗萨计划
巴巴罗萨计划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略苏联的行动代号,原名为“奥托计划”,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计划于1941年6月22日启动,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 巴巴罗萨计划主要是集中大量兵力,从数个方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把苏联红军的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而后向苏联腹地长驱直入,从而击败苏联。然而苏军的反击、恶劣的地形和天气条件迟滞了德军的进攻。1941年8月初,德军只有中央集团军群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1942年1月,苏联以伤亡50多万人的代价歼敌55万人,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使德军遭到自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巴巴罗萨计划以失败告终。莫斯科保卫战为苏德战争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 表现巴巴罗萨计划的电影有1985年上映的《莫斯科保卫战》。

巴巴罗萨
巴巴罗萨(Barbarossa),意为红胡子,是腓特烈一世 Friedrich I(约1122年—1190年6月10日)的绰号。 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罗马人民的国王(1152年—119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年加冕)。 他也是德意志的士瓦本公爵(称腓特烈三世,1147年起)和意大利国王(1154年—1186年)。他的父亲是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母亲是巴伐利亚的朱迪丝(属韦尔夫家族)。 按亲属关系,他是皇帝康拉德三世的侄子。被称为“红胡子”的腓特烈一世被认为是中世纪德国最成功的统治者之一,在其执政期间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力达到顶峰,成为全欧最强的国家。